首页 > 保险 > 退保 > 平安鑫祥两全保险(分红型)保至60周岁可以拿回多少钱?保费是否就是现金价值(合同期满后不会另退保费)?

平安鑫祥两全保险(分红型)保至60周岁可以拿回多少钱?保费是否就是现金价值(合同期满后不会另退保费)?

时间:2020-07-02 分类:退保

优质回答

学霸说保险-江珊

要退保的话,一定会首先想到,会退多少,怎样能多退点?攻略送上::《「保险退保」怎么退,退保能退多少,如何降低退保损失?》weixin.qq.275.com



一份保单能退多少钱,分为以下几种情况:

(1)全额退保

通常只有这几种情况能全额退保:

1.犹豫期内退保

保单生效后会有个犹豫期,犹豫期内退保的话,保费可以全退,会扣取10元左右的工本费用,通常开始算犹豫期是在合同回执签收后,通常是十几天,规定会写进合同。

2.被代签名

因为一些业务员操作不规范,保险合同被代签了,有这种情况申请退保是可以全额退的。

3.有证据

如果有证据证明代理人违规操作或者是有欺骗投保的成分,申请退保也是可以返还全额保费的。

(2) 退回现金价值

如果退保时已经不在犹豫期,能退回的只有现金价值,而且储蓄性质的人身保险才有现金价值,比如长期消费型重疾险、储蓄型重疾险、养老保险、两全保险、终身寿险、一年期以上的定期寿险、万能险和分红保险等;没有现金价值的比如一年期的医疗险和意外险。

保单的现金价值,可以只看合同规定或者打电话问保险公司客服,它的计算方式一般是这样的:


(3) 退回现金价值+分红

现金价值上面说了,这里说一下分红。分红一般分成两个部分,一部分是约定了会给客户的固定保险金,另一部分会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变化的保险金,这一部分就是红利,没有固定值。觉得还不是很明白的可以看这里:《揭秘分红险的神秘面纱》weixin.qq.275.com

可以发现,如果已经超过了犹豫期再退保,退回的钱是少于所交保费的,也就说会有亏损,真的决定要退的话,先看看这份细节:《保险退保时要留意哪些细节?》weixin.qq.275.com

以上就是我对 "平安鑫祥两全保险(分红型)保至60周岁可以拿回多少钱?保费是否就是现金价值(合同期满后不会另退保费)?"的图文回答,望采纳!

全网同号:学霸说保险,欢迎搜索!

相关视频:平安鑫祥两全保险(分红型)保至60周岁可以拿回多少钱?保费是否就是现金价值(合同期满后不会另退保费)?


董振波

首年退保约只有本金的30%,在合同的现金价值表有明细参考数据!
业务员根据中国保险法规定,在客户当时办理时就应该把退保及收益详细讲清楚了,不然属于违规误导客户的现象,要被其公司解除代理合同的!

黄佰祥

应该是1500/0.08等于18750元

Chase

没必要中途退,这样会亏本的,既然都坚持了9年了,建议继续坚持下去。具体的损益可以打客服咨询,或者问下保险公司都行

郑邦松

鸿利是长期寿险,就不支持中途还本了!所以20年根本拿不回本金的!


上海同城,如还有疑问可在个人资料中找联系方式!

追梦

在还没有其他保障的时候,我建议你先不要买这个险种,因为这个是没有人身保障的,如果我们万一哪天叫不起保费了怎么办,建议你先考虑人身保险,这种产品在有闲钱的时候考虑

简单

分红型产品购买时一定要附加重疾险和意外险,小病医疗。否则就是裸险。

(燕林)

损失很大的。 退保是按当年的现金价值进行计算,这不仅是该人寿保险公司是这样的,全国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是一样的。 退保是按合同载明的现金价值进行计算。在保险合同的前几页就有几张是关于现金价值的相关记载。这时,你看到第N年对应什么金额,上面就是你应该领取多少的结果。 一般时间越长,损失就越小,毕竟都交了,而且也拥有了这份保障,建议你谨慎退掉。 另外,提前退保,你所交的保费肯定是拿不回来完的。 退保手续包括:被保人身份证,合同原件,保险公司合作银行帐户(被保人),退保申请书到当地公司服务中心申请即可解决. 因此,一般只能退出保费的10----30%左右,肯定不划算的.

回头

  国寿安享一生两全保险(分红型)的分红情况查询方法:   1、通过客服电话进行查询;   2、在线查询基本流程(中国人寿在线客户服务系统):   A、网上注册:到中国人寿网站在线自助服务频道,点击保单查询,可用邮箱进行注册。   B、登录系统:注册完毕后,登录中国人寿在线客户服务系统。   C、添加保单:登录系统后可查询到您购买的相关保单信息,如果保单信息不全,您可以手动添加相关保单。   D、查询保单信息:中国人寿在线客户服务系统中可查询的保单信息包括购买险种名称、保险金额、投保人等的基本信息;以及最近完成的交费和已给付保险金数额,续期保费交费提示、保险金领取提示、分红、账户资产状况及对账单等。
展开 更多回答(8)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
帮你花更少的钱,买对的保险
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
阅读更多文章